妙法蓮華経巻第六
妙法蓮華経。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爾時仏告諸菩薩。及一切大衆。諸善男子。汝
等当信解。如来誠諦之語。復告大衆。汝等当
信解。如来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衆。汝等当
信解。如来誠諦之語。是時菩薩大衆。弥勒為
首。合掌白仏言。世尊。唯願説之。我等当信受
仏語。如是三白已。復言。唯願説之。我等当信
受仏語。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
之言。汝等諦聴。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
間天人。及阿脩羅。皆謂今釈迦牟尼仏。出釈
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実成仏已来。無量
無辺。百千万億。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万億。
那由佗。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仮使有人。抹
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万億。那由佗。阿僧
祇国。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尽是微塵。諸善男
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
数不。弥勒菩薩等。倶白仏言。世尊。是諸世界。
無量無辺。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
声聞。辟支仏。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
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
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辺。爾時仏告。大菩薩
衆。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
若著微塵。及不著者。尽以為塵。一塵一劫。我
成仏已来。復過於此。百千万億那由佗。阿僧
祇劫。自従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説法教
化。亦於余処。百千万億。那由佗。阿僧祇国。導
利衆生。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説然燈仏等。
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諸
善男子。若有衆生。来至我所。我以仏眼。観其
信等。諸根利鈍。随所応度。処処自説。名字不
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当入涅槃。又以種種
方便。説微妙法。能令衆生。発歓喜心。諸善男
子。如来見諸衆生。楽於小法。徳薄垢重者。為
是人説。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我実成仏已来。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
衆生。令入仏道。作如是説。諸善男子。如来所
演経典。皆為度脱衆生。或説己身。或説佗身。
或示己身。或示佗身。或示己事。或示佗事。諸
所言説。皆実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実知見。
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
滅度者。非実非虚。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
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見。無有錯謬。以諸衆
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
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縁。譬諭言辞。種
種説法。所作仏事。未曾暫廃。如是我成仏已
来。甚大久遠。寿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寿命。今猶未
尽。復倍上数。然今非実滅度。而便唱言。当取
滅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衆生。所以者何。若
仏久住於世。薄徳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賎。
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来。常
在不滅。便起?恣。而懐厭怠。不能生於。難遭
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説。比丘当
知。諸仏出世。難可値遇。所以者何。諸薄徳人。
過無量百千万億劫。或有見仏。或不見者。以
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来難可得見。斯
衆生等。聞如是語。必当生於難遭之想。心懐
恋慕。渇仰於仏。便種善根。是故如来。雖不実
滅。而言滅度。又善男子。諸仏如来。法皆如是。
為度衆生。皆実不虚。譬如良医。智慧聡達。明
練方薬。善治衆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
乃至百数。以有事縁。遠至余国。諸子於後。飲
佗毒薬。薬発悶乱。宛転于地。是時其父。還来
帰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見其
父。皆大歓喜。拜跪問訊。善安穏帰。我等愚癡。
誤服毒薬。願見救療。更賜寿命。父見子等。苦
悩如是。依諸経方。求好薬草。色香美味。皆悉
具足。擣篩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
薬。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悩。
無復衆患。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薬。色
香倶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見其
父来。雖亦歓喜問訊。求索治病。然与其薬。而
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気深入。失本心故。於此
好色香薬。而謂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
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
好薬。而不肯服。我今当設方便。令服此薬。即
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
良薬。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
已。復至佗国。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
聞父背喪。心大憂悩。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
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佗国。自惟
孤露。無復恃怙。常懐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
薬。色香味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
悉已得差。尋便来帰。咸使見之。諸善男子。於
意云何。頗有人能。説此良医。虚妄罪不。不也。
世尊。仏言。我亦如是。成仏已来。無量無辺。百
千万億。那由佗阿僧祇劫。為衆生故。以方便
力。言当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説我。虚妄過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自我得仏来 所経諸劫数 無量百千万 億載阿僧祇
常説法教化 無数億衆生 令入於仏道 爾来無量劫
為度衆生故 方便現涅槃 而実不滅度 常住此説法
我常住於此 以諸神通力 令顛倒衆生 雖近而不見
衆見我滅度 広供養舎利 咸皆懐恋慕 而生渇仰心
衆生既信伏 質直意柔軟 一心欲見仏 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衆僧 倶出霊鷲山 我時語衆生 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 現有滅不滅 余国有衆生 恭敬信楽者
我復於彼中 為説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 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衆生 没在於苦海 故不為現身 令其生渇仰
因其心恋慕 乃出為説法 神通力如是 於阿僧祇劫
常在霊鷲山 及余諸住処 衆生見劫尽 大火所焼時
我此土安穏 天人常充満 園林諸堂閣 種種宝荘厳
宝樹多花果 衆生所遊楽 諸天撃天鼓 常作衆伎楽
雨曼陀羅華 散仏及大衆 我浄土不毀 而衆見焼尽
憂怖諸苦悩 如是悉充満 是諸罪衆生 以悪業因縁
過阿僧祇劫 不聞三宝名 諸有修功徳 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 在此而説法 或時為此衆 説仏寿無量
久乃見仏者 為説仏難値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無量
寿命無数劫 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於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 仏語実不虚 如医善方便 為治狂子故
実在而言死 無能説虚妄 我亦為世父 救諸苦患者
為凡夫顛倒 実在而言滅 以常見我故 而生?恣心
放逸著五欲 墮於悪道中 我常知衆生 行道不行道
随応所可度 為説種種法 毎自作是念 以何令衆生
得入無上道 速成就仏身
妙法蓮華経。分別功徳品。第十七
爾時大会。聞仏説。寿命劫数。長遠如是。無量
無辺。阿僧祇衆生。得大饒益。於時世尊。告弥
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説是如来。寿命長
遠時。六百八十万億。那由佗。恒河沙衆生。得
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
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数菩薩摩訶薩。得
楽説無礙弁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数菩薩摩
訶薩。得百千万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
大千世界。微塵数菩薩摩訶薩。能転不退法
輪。復有二千中国土。微塵数菩薩摩訶薩。能
転清浄法輪。復有小千国土。微塵数菩薩摩
訶薩。八生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
四四天下。微塵数菩薩摩訶薩。四生当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数
菩薩摩訶薩。三生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数菩薩摩訶薩。二生
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
微塵数。菩薩摩訶薩。一生当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数衆生。皆発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仏説是諸菩薩摩訶
薩。得大法利時。於虚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
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万億。宝樹下。師子
座上諸仏。并散七宝塔中。師子座上。釈迦牟
尼仏。及久滅度。多宝如来。亦散一切。諸大菩
薩。及四部衆。又雨細抹。栴檀沈水香等。於虚
空中。天鼓自鳴。妙声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
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
遍於九方。衆宝香炉。焼無価香。自然周至。供
養大会。一一仏上。有諸菩薩。執持旛蓋。次第
而上。至于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声。歌無量
頌。讃歎諸仏。爾時弥勒菩薩。従座而起。偏袒
右肩。合掌向仏。而説偈言
仏説希有法 昔所未曾聞 世尊有大力 寿命不可量
無数諸仏子 聞世尊分別 説得法利者 歓喜充遍身
或住不退地 或得陀羅尼 或無礙楽説 万億旋総持
或有大千界 微塵数菩薩 各各皆能転 不退之法輪
復有中千界 微塵数菩薩 各各皆能転 清浄之法輪
復有小千界 微塵数菩薩 余各八生在 当得成仏道
或有四三二 如此四天下 微塵数菩薩 随数生成仏
或一四天下 微塵数菩薩 余有一生在 当得一切智
如是等衆生 聞仏寿長遠 得無量無漏 清浄之果報
復有八世界 微塵数衆生 聞仏説寿命 皆発無上心
世尊説無量 不可思議法 多有所饒益 如虚空無辺
雨天曼陀羅 摩訶曼陀羅 釈梵如恒沙 無数仏土来
雨栴檀沈水 繽紛而乱墜 如鳥飛空下 供散於諸仏
天鼓虚空中 自然出妙声 天衣千万億 旋転而来下
衆宝妙香炉 焼無価之香 自然悉周遍 供養諸世尊
其大菩薩衆 執七宝旛蓋 高妙万億種 次第至梵天
一一諸仏前 宝幢縣勝旛 亦以千万偈 歌詠諸如来
如是種種事 昔所未曾有 聞仏寿無量 一切皆歓喜
仏名聞十方 広饒益衆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無上心
爾時仏告。弥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衆
生。聞仏寿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所得功徳。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万億。那由
佗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
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禅波羅蜜。除般若
波羅蜜。以是功徳。比前功徳。百分千分。百千
万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諭。所不能知。
若善男子。有如是功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退者。無有是処。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説偈言
若人求仏慧 於八十万億 那由佗劫数 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 布施供養仏 及縁覚弟子 并諸菩薩衆
珍異之飲食 上服与臥具 栴檀立精舎 以園林荘厳
如是等布施 種種皆微妙 尽此諸劫数 以回向仏道
若復持禁戒 清浄無欠漏 求於無上道 諸仏之所歎
若復行忍辱 住於調柔地 設衆悪来加 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 懐於増上慢 為斯所軽悩 如是亦能忍
若復勤精進 志念常堅固 於無量億劫 一心不懈怠
又於無数劫 住於空閑処 若坐若経行 除睡常摂心
以是因縁故 能生諸禅定 八十億万劫 安住心不乱
持此一心福 願求無上道 我得一切智 尽諸禅定際
是人於百千 万億劫数中 行此諸功徳 如上之所説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説寿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深心須臾信 其福為如此
其有諸菩薩 無量劫行道 聞我説寿命 是則能信受
如是諸人等 頂受此経典 願我於未来 長寿度衆生
如今日世尊 諸釈中之王 道場師子吼 説法無所畏
我等未来世 一切所尊敬 坐於道場時 説寿亦如是
若有深心者 清浄而質直 多聞能総持 随義解仏語
如是諸人等 於此無有疑
又阿逸多。若有聞仏。寿命長遠。解其言趣。是
人所得功徳。無有限量。能起如来。無上之慧。
何況広聞是経。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
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
香油蘇燈。供養経巻。是人功徳。無量無辺。能
生一切種智。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
説寿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仏。常在耆闍
崛山。共大菩薩。諸声聞衆。囲繞説法。又見此
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
界八道。宝樹行列。諸台楼観。皆悉宝成。其菩
薩衆。咸処其中。若有能如是観者。当知是為。
深信解相。又復如来滅後。若聞是経。而不毀
?。起随喜心。当知已為。深信解相。何況。読誦
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来。阿逸多。是善
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
以四事供養衆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
人。受持読誦。是経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
供養衆僧。則為以仏舎利。起七宝塔。高広漸
小。至于梵天。縣諸旛蓋。及衆宝鈴。華香瓔珞。
抹香塗香焼香。衆鼓伎楽。簫笛箜篌。種種舞
戲。以妙音声。歌唄讃頌。則為已於。無量千万
億劫。作是供養已。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経
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
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
樹。高広厳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
経行禅窟。衣服飲食。牀蓐湯薬。一切楽具。充
満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万億。其数
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
説。如来滅後。若有受持読誦。為佗人説。若自
書。若教人書。供養経巻。不須復起塔寺。及造
僧坊。供養衆僧。況復有人。能持是経。兼行布
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徳最勝。無量
無辺。譬如虚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
辺。是人功徳。亦復如是。無量無辺。疾至一切
種智。若人読誦。受持是経。為佗人説。若自書
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讃歎。声
聞衆僧。亦以百千万億。讃歎之法。讃歎菩薩
功徳。又為佗人。種種因縁。随義解説。此法華
経。復能清浄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
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禅。得諸深定。精進勇
猛。摂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阿逸多。若
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読誦。是経典
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徳。当知是人。已趣道場。
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
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経行処。此中
便応起塔。一切天人。皆応供養。如仏之塔。爾
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若我滅度後 能奉持此経 斯人福無量 如上之所説
是則為具足 一切諸供養 以舎利起塔 七宝而荘厳
表刹甚高広 漸小至梵天 宝鈴千万億 風動出妙音
又於無量劫 而供養此塔 華香諸瓔珞 天衣衆伎楽
然香油蘇燈 周匝常照明 悪世末法時 能持是経者
則為已如上 具足諸供養 若能持此経 則如仏現在
以牛頭栴檀 起僧坊供養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羅樹
上膳妙衣服 牀臥皆具足 百千衆住処 園林諸浴池
経行及禅窟 種種皆厳好 若有信解心 受持読誦書
若復教人書 及供養経巻 散華香抹香 以須曼瞻蔔
阿提目多伽 薫油常然之 如是供養者 得無量功徳
如虚空無辺 其福亦如是 況復持此経 兼布施持戒
忍辱楽禅定 不瞋不悪口 恭敬於塔廟 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問難不瞋 随順為解説
若能行是行 功徳不可量 若見此法師 成就如是徳
応以天華散 天衣覆其身 頭面接足礼 生心如仏想
又応作是念 不久詣道場 得無漏無為 広利諸天人
其所住止処 経行若坐臥 乃至説一偈 是中応起塔
荘厳令妙好 種種以供養 仏子住此地 則是仏受用
常在於其中 経行若坐臥
妙法蓮華経。随喜功徳品。第十八
爾時弥勒菩薩摩訶薩。白仏言。世尊。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経。随喜者。得幾所福。
而説偈言
世尊滅度後 其有聞是経 若能随喜者 為得幾所福
爾時仏告。弥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来滅
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智者。
若長若幼。聞是経。随喜已。従法会出。至於余
処。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
里。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随力演
説。是諸人等。聞已随喜。復行転教。余人聞已。
亦随喜転教。如是展転。至第五十。阿逸多。其
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徳。我今説之。
汝当善聴。若四百万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
生衆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
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
如是等在。衆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娯
楽之具。皆給与之。一一衆生。与満閻浮提。金。
銀。瑠璃。??。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宝。及象
馬車乗。七宝所成。宮殿楼閣等。是大施主。如
是布施。満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衆生。
娯楽之具。随意所欲。然此衆生。皆已衰老。年
過八十。髪白面皺。将死不久。我当以仏法。而
訓導之。即集此衆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
時皆得。須陀?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
漢道。尽諸有漏。於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
脱。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徳。寧為多
不。弥勒白仏言。世尊。是人功徳甚多。無量無
辺。若是施主。但施衆生。一切楽具。功徳無量。
何況令得。阿羅漢果。仏告弥勒。我今分明語
汝。是人以一切楽具。施於四百万億。阿僧祇
世界。六趣衆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徳。
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経一偈。随喜功徳。
百分。千分。百千万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
譬諭。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転
聞法華経。随喜功徳。尚無量無辺。阿僧祇。何
況最初。於会中聞。而随喜者。其福復勝。無量
無辺。阿僧祇。不可得比。又阿逸多。若人為是
経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聴受。縁是功
徳。転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乗。珍宝輦輿。
及乗天宮。若復有人。於講法処坐。更有人来。
勧令坐聴。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徳。転身得帝
釈坐処。若梵天王坐処。若転輪聖王。所坐之
処。阿逸多。若復有人。語余人言。有経名法華。
可共往聴。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
徳。転身得与。陀羅尼菩薩。共生一処。利根智
慧。百千万世。終不??。口気不臭。舌常無病。
口亦無病。歯不垢黒。不黄不疎。亦不欠落。不
差不曲。脣不下垂。亦不?縮。不麁渋。不瘡?。
亦不欠壞。亦不?邪。不厚不大。亦不?黒。無
諸可悪。鼻不??。亦不曲戻。面色不黒。亦不
狭長。亦不?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脣舌牙
歯。悉皆厳好。鼻脩高直。面貌円満。眉高而長。
額広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仏聞法。信
受教誨。阿逸多。汝且観是。勧於一人。令往聴
法。功徳如此。何況一心。聴説読誦。而於大衆。
為人分別。如説修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説偈言
若人於法会 得聞是経典 乃至於一偈 随喜為佗説
如是展転教 至於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当分別之
如有大施主 供給無量衆 具満八十歳 随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髪白而面皺 歯疎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応当教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説 涅槃真実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焔 汝等咸応当 疾生厭離心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脱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随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諭
如是展転聞 其福尚無量 何況於法会 初聞随喜者
若有勧一人 将引聴法華 言此経深妙 千万劫難遇
即受教往聴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当分別説
世世無口患 歯不疎黄黒 脣不厚?欠 無有可悪相
舌不乾黒短 鼻高脩且直 額広而平正 面目悉端厳
為人所喜見 口気無臭穢 優鉢華之香 常従其口出
若故詣僧坊 欲聴法華経 須臾聞歓喜 今当説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珍宝之輦輿 及乗天宮殿
若於講法処 勧人坐聴経 是福因縁得 釈梵転輪座
何況一心聴 解説其義趣 如説而修行 其福不可限
妙法蓮華経。法師功徳品。第十九
爾時仏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
女人。受持是法華経。若読。若誦。若解説。若書
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徳。千二百耳功徳。八
百鼻功徳。千二百舌功徳。八百身功徳。千二
百意功徳。以是功徳。荘厳六根。皆令清浄。是
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浄肉眼。見於三
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
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衆生。及業因
縁。果報生処悉見悉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
義。而説偈言
若於大衆中 以無所畏心 説是法華経 汝聴其功徳
是人得八百 功徳殊勝眼 以是荘厳故 其目甚清浄
父母所生眼 悉見三千界 内外弥楼山 須弥及鉄囲
并諸余山林 大海江河水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其中諸衆生 一切皆悉見 雖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経。若
読。若誦。若解説。若書写。得千二百耳功徳。以
是清浄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
上至有頂。其中内外。種種所有。語言音声。象
声。馬声。牛声。車声。啼哭声。愁歎声。螺声。鼓声。
鐘声。鈴声。笑声。語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
声。法声。非法声。苦声。楽声。凡夫声。聖人声。喜
声。不喜声。天声。龍声。夜叉声。乾闥婆声。阿脩
羅声。迦楼羅声。緊那羅声。摩?羅伽声。火声。
水声。風声。地獄声。畜生声。餓鬼声。比丘声。比
丘尼声。声聞声。辟支仏声。菩薩声。仏声。以要
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諸声。
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浄常耳。皆悉聞
知。如是分別。種種音声。而不壊耳根。爾時世
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父母所生耳 清浄無濁穢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声
象馬車牛声 鐘鈴螺鼓声 琴瑟箜篌声 簫笛之音声
清浄好歌声 聴之而不著 無数種人声 聞悉能解了
又聞諸天声 微妙之歌音 及聞男女声 童子童女声
山川険谷中 迦陵頻伽声 命命等諸鳥 悉聞其音声
地獄衆苦痛 種種楚毒声 餓鬼飢渇逼 求索飲食声
諸阿脩羅等 居在大海辺 自共言語時 出于大音声
如是説法者 安住於此間 遥聞是衆声 而不壊耳根
十方世界中 禽獣鳴相呼 其説法之人 於此悉聞之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遍浄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声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一切比丘衆 及諸比丘尼
若読誦経典 若為佗人説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復有諸菩薩 読誦於経法 若為佗人説 撰集解其義
如是諸音声 悉皆得聞之 諸仏大聖尊 教化衆生者
於諸大会中 演説微妙法 持此法華者 悉皆得聞之
三千大千界 内外諸音声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声 而不壊耳根 其耳聡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徳已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経。若
読。若誦。若解説。若書写。成就八百鼻功徳。以
是清浄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
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
瞻蔔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
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
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万種和香。若抹若
丸。若塗香。持是経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又
復別知。衆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
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
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持是経者。
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
拘?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
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沈
水。種種抹香。諸雑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
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釈提桓因。
在勝殿上。五欲娯楽。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
上。為?利諸天。説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
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聞。如是展転。
乃至梵天。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并
聞諸天。所焼之香。及声聞香。辟支仏香。菩薩
香。諸仏身香。亦皆遥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
然於鼻根。不壊不錯。若欲分別。為佗人説。憶
念不謬。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是人鼻清浄 於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
須曼那闍提 多摩羅栴檀 沈水及桂香 種種華果香
及知衆生香 男子女人香 説法者遠住 聞香知所在
大勢転輪王 小転輪及子 群臣諸宮人 聞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宝 及地中宝蔵 転輪王宝女 聞香知所在
諸人厳身具 衣服及瓔珞 種種所塗香 聞則知其身
諸天若行坐 遊戲及神変 持是法華者 聞香悉能知
諸樹華果実 及蘇油香気 持経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諸山深嶮処 栴檀樹華敷 衆生在中者 聞香皆能知
鉄囲山大海 地中諸衆生 持経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阿脩羅男女 及其諸眷属 鬪諍遊戲時 聞香皆能知
曠野険隘処 師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聞香知所在
若有懐妊者 未弁其男女 無根及非人 聞香悉能知
以聞香力故 知其初懐妊 成就不成就 安楽産福子
以聞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癡恚心 亦知修善者
地中衆伏蔵 金銀諸珍宝 銅器之所盛 聞香悉能知
種種諸瓔珞 無能識其価 聞香知貴賎 出処及所在
天上諸華等 曼陀曼殊沙 波利質多樹 聞香悉能知
天上諸宮殿 上中下差別 衆宝華荘厳 聞香悉能知
天園林勝殿 諸観妙法堂 在中而娯楽 聞香悉能知
諸天若聴法 或受五欲時 来往行坐臥 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 好華香荘厳 周旋遊戲時 聞香悉能知
如是展転上 乃至於梵天 入禅出禅者 聞香悉能知
光音遍浄天 乃至于有頂 初生及退没 聞香悉能知
諸比丘衆等 於法常精進 若坐若経行 及読誦経法
或在林樹下 専精而坐禅 持経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菩薩志堅固 坐禅若読経 或為人説法 聞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衆而説法 聞香悉能知
衆生在仏前 聞経皆歓喜 如法而修行 聞香悉能知
雖未得菩薩 無漏法生鼻 而是持経者 先得此鼻相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経。若
読。若誦。若解説。若書写。得千二百舌功徳。若
好若醜。若美若不美。及諸苦渋物。在其舌根。
皆変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
於大衆中。有所演説。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
令歓喜快楽。又諸天子天女。釈梵諸天。聞是
深妙音声。有所演説。言論次第。皆悉来聴。及
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
脩修羅。阿脩羅女。迦楼羅。迦楼羅女。緊那羅。緊
那羅女。摩?羅伽。摩?羅伽女。為聴法故。皆
来親近。恭敬供養。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
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転輪王。大転輪
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乗其宮殿。倶来聴法。
以是菩薩。善説法故。婆羅門。居士。国内人民。
尽其形寿。随侍供養。又諸声聞。辟支仏。菩薩。
諸仏。常楽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仏皆向。其
処説法。悉能受持。一切仏法。又能出於。深妙
法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是人舌根浄 終不受悪味 其有所食? 悉皆成甘露
以深浄妙声 於大衆説法 以諸因縁諭 引導衆生心
聞者皆歓喜 設諸上供養 諸天龍夜叉 及阿脩羅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来聴法 是説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満三千界 随意即能至 大小転輪王 及千子眷属
合掌恭敬心 常来聴受法 諸天龍夜叉 羅刹毘舎闍
亦以歓喜心 常楽来供養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衆 常来至其所 諸仏及弟子 聞其説法音
常念而守護 或時為現身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経。若
読。若誦。若解説。若書写。得八百身功徳。得清
浄身。如浄瑠璃。衆生喜見。其身浄故。三千大
千世界衆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処悪
処。悉於中現。及鉄囲山。大鉄囲山。弥楼山。摩
訶弥楼山等。諸山王。及其中衆生。悉於中現。
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衆生。悉於
中現。若声聞。辟支仏。菩薩。諸仏説法。皆於身
中。現其色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
言
若持法華経 其身甚清浄 如彼浄瑠璃 衆生皆喜見
又如浄明鏡 悉見諸色像 菩薩於浄身 皆見世所有
唯独自明了 余人所不見 三千世界中 一切諸群萌
天人阿脩羅 地獄鬼畜生 如是諸色像 皆於身中現
諸天等宮殿 乃至於有頂 鉄囲及弥楼 摩訶弥楼山
諸大海水等 皆於身中現 諸仏及声聞 仏子菩薩等
若独若在衆 説法悉皆現 雖未得無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浄常体 一切於中現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滅後。受
持是経。若読。若誦。若解説。若書写。得千二百
意功徳。以是清浄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
達無量無辺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説一句一
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歳。諸所説法。随其
義趣。皆与実相。不相違背。若説俗間経書。治
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
六趣衆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
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浄如
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説。皆是仏法。無不
真実。亦是先仏。経中所説。爾時世尊。欲重宣
此義。而説偈言
是人意清浄 明利無穢濁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乃至聞一偈 通達無量義 次第如法説 月四月至歳
是世界内外 一切諸衆生 若天龍及人 夜叉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種 持法華之報 一時皆悉知
十方無数仏 百福荘厳相 為衆生説法 悉聞能受持
思惟無量義 説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 以持法華故
悉知諸法相 随義識次第 達名字語言 如所知演説
此人有所説 皆是先仏法 以演此法故 於衆無所畏
持法華経者 意根浄若斯 雖未得無漏 先有如是相
是人持此経 安住希有地 為一切衆生 歓喜而愛敬
能以千万種 善巧之語言 分別而演説 持法華経故
妙法蓮華経。巻第六
|